曼聯“中場荒”:斥巨資仍無“掌舵人”,重建之路依然有隱患
曼聯“中場荒”:斥巨資仍無“掌舵人”
在現代足球數據與戰術日益盛行的背景下,一些樸素的足球真理卻依然閃耀:豪門球隊必須擁有一個強大的中場。然而,對于曼聯而言,這個關鍵位置的缺失,卻成為了他們多年來難以抬頭的癥結所在。盡管斥巨資引進了庫尼亞等前鋒,但曼聯卻始終未能簽下一名真正的頂級中場,這無疑是他們當前面臨的最大困境。
正如格雷姆·索內斯所言:“先觸球的那支球隊,往往就是獲勝的那支。”這句話,對于一支因中場乏力而迷失自我的曼聯而言,或許是最直白的寫照。中場,正是決定比賽控制權、節奏與平衡的核心區域,而曼聯在這個位置上,已經持續了十余年的空缺。
曼聯:持續十余年的中場“真空”
事實上,曼聯已經很久沒有真正意義上的中場核心了。自羅伊·基恩、斯科爾斯、貝克漢姆和吉格斯等傳奇球員的輝煌時代之后,紅魔再也未能重建一支足以掌控全局的中場。自2005年格雷澤家族入主以來,弗格森爵士因財政壓力所困,不得不將資源傾斜于后防與鋒線,而中場則逐漸被忽視。
2007/08賽季那支奪得歐冠的曼聯,盡管擁有C羅、魯尼、特維斯的鋒線三叉戟,但中場的短板已然暴露。巴薩在2009年和2011年的兩屆歐冠決賽中,正是精準地利用了這一弱點,將曼聯防線拉扯得支離破碎,同時掐斷了前場的進攻輸送。
弗格森選擇聚集一批極具爆發力的進攻型球員來直接終結比賽,這一策略在短期內奏效,卻為曼聯接下來十年的衰落埋下了伏筆。
巨額投資,卻換來一片混亂
過去的12年里,曼聯已將數億英鎊砸向費萊尼、博格巴、弗雷德、埃雷拉、馬蒂奇、施魏因斯泰格、迪馬利亞、埃里克森、卡塞米羅,以及最新的烏加特。但除了承擔進攻組織的布魯諾·費爾南德斯外,幾乎無人能真正勝任“中場大腦”的角色。這些引援非但未能解決問題,反而讓曼聯的中場淪為一片混亂無序的泥潭。
即便在索爾斯克亞執教時期,球隊憑借快速反擊取得過亮眼成績,但一旦試圖進行控球壓制,中場的缺陷便立刻暴露無遺。缺乏靈活性與硬度的中場,使防線輕易被穿透,而鋒線則因缺乏支援而“彈盡糧絕”。2019年花費巨資引進馬奎爾,這筆錢本應用于簽下像德克蘭·賴斯這樣的中場屏障,但管理層卻未能看清這一點。
阿莫林的中場難題
正在重建曼聯的主帥魯本·阿莫林,已經清醒地認識到問題所在。在0比0戰平利茲聯后,他直言不諱:“我們的中場缺乏速度,各條線之間的距離太大,奪回球權非常困難。”
阿莫林希望曼聯能踢出現代化的進攻足球,進行高位逼搶和空間控制,就像瓜迪奧拉和克洛普所做的那樣。但他手中缺少能夠執行這一戰術的“中場機器”。卡塞米羅已過巔峰,而烏加特——這位倉促引進的球員——也遠未達到頂級水準。
盡管這位葡萄牙主帥已通過引進庫尼亞和布萊恩·姆貝莫加強了鋒線,但這遠遠不夠。沒有任何一名前鋒——即便是巔峰時期的“外星人”羅納爾多——能在得不到中場支持的情況下大放異彩。反之,只要擁有一支強大且富有創造力的中場,像齊爾克澤、霍伊倫德或奇多·奧比這樣的前鋒完全有可能爆發。
現代足球:中場為王
現代足球的核心是中場的統治力。瓜迪奧拉用斯通斯、貝爾納多·席爾瓦等智慧型中場掌控全局;克洛普則將維納爾杜姆、亨德森等體能充沛的球員打造成摧毀對手的引擎。而曼聯卻恰恰相反——他們仍在錯誤的位置上簽下球員,缺少像基恩或卡里克那樣的“掌舵人”來引領全隊。
是時候做出改變了。“紅魔”不能再將預算分散用于引進一名前鋒和一名中游水平的中場,然后寄希望于奇跡發生。他們必須將全部精力集中于尋找一位真正的頂級中場——一位兼具對抗能力、節奏掌控和領袖氣質的球員,能夠扛起整支球隊。
歸根結底,足球不僅僅是“預期進球”(xG)或“推進傳球”這些冰冷的數據,更是關于誰能率先奪回并掌控球權。正如索內斯所強調的,曼聯不缺進攻球員,但他們缺少那些“先觸球”的人。
如果不徹底解決中場問題,阿莫林的所有重建計劃,都不過是沙上筑塔。曼聯需要一場真正的“復興”,而這場復興的起點,必須是那片被遺忘已久的中場。唯有找到那個能主宰中場的“怪物”,“紅魔”才有可能重新成為讓整個歐洲為之膽寒的王者之師。
上一篇: Here we go?羅馬諾:約克雷斯向阿森納確認,他將身披14號球衣
下一篇: 返回列表